本节用于我们进行第一个相对完整的驱动实践编写
本节用于介绍物理地址到虚拟地址映射
本节用于介绍应用层和内核层数据传输
本节用于介绍杂项设备驱动
本节用于介绍如何把驱动编译进内核
本节用于介绍make menuconfig图形化配置
本节用于书写我们的在Linux上的第一个驱动Helloworld
本节用于书写我们的在Linux上的第一个驱动Helloworld
我之前在clash搭建科学梯子 | ﹏Resona丶一纸折鸢ζ这篇文章里介绍过如何在树莓派上搭建一个clash代理服务器,还有如何添加一个clash-dashboard的网页UI。
后来再继续逛github的时候,看到了另一个好看的主题,github项目地址如下:haishanh/yacd at gh-pages (github.com)
操作方法和之前一样:
首先进入到clash的安装目录
pi@raspberrypi:~/clash $ cd /home/pi/clash
然后clone一下UI源码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haishanh/yacd.git
然后切换到已经制作好产出的分支
cd yacd
git checkout gh-pages
然后配置一下clash的配置文件/home/pi/.config/clash/config.yaml
修改参数
external-controller: :9090
sercet: 'xxxxx'
external-ui: /home/pi/clash/yacd-gh-pages/
配置完成之后,运行clash即可
./clash-linux-armv7-v1.4.2
linux网桥支持vlan filtering过滤功能后,我们不再需要通过子接口的形式进行vlan划分,简化了vlan配置。
1. bridge vlan说明
man bridge可以了解到,linux通过如下命令进行vlan filtering的配置:
bridge vlan { add | del } dev DEV vid VID [ pvid ] [ untagged ] [ self ] [ master ]
选项说明:
pvid:端口的默认vlan,所有从该端口输入的没有携带vlan的报文,会被打上该vlan标签,该选项只对输入报文有效。
untagged:端口的untag vlan,输出报文携带该vlan时,会被剥离。
一般情况下pvid和untagged是同时使用的,对应于cisco的switchport trunk native vlan
self
master
这两个选项在帮助手册上是这么解释的:
self the vlan is configured on the specified physical device. Required if the device is the bridge device.
master the vlan is configured on the software bridge (default).